2015年,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成为我们

本文经授权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ibookreview]

文=方格贾平凡禽禽

未读二次编辑

在过去的一年中,一些文化界大师离开了这个世界,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下面这份名单对于每个人来说意义并不相同——如果你曾被他们的文字、授课、音乐或影像打动,那么,你心怀的那份思索与怀念,就会因为你与他们之间微妙无形的关联和独一无二的体悟,而更显私密与珍贵。

ElNoiDeLaMare

MurielAndersonJean-FelixLalanne●华人篇●

01/11董鼎山

旅美作家、评论家

年12月19日逝世

享年93岁

旅居纽约的董鼎山年出生于宁波,自14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毕生笔耕不辍,他是英美文学和亚洲资料专家,中国读者对于董鼎山的印象,多与《读书》杂志有关,他把厄普代克、爱伦·坡、菲利普·罗斯等一批作家普及到中国,影响了整整一代读书人,他因此也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打开中美文化交流之窗第一人。即便是在年迈患中风之后,他的写作热情依然不减,“我的大脑仍在努力思考,一有感触就要写出来,这样既能不断锻炼我的脑力,也可鼓起我对余生的兴趣”。今年2月,妻子重病使董老遭受重创,他在文章中写道,“怀了无比沉痛的心情,向多年来的读者们告别,结束将近80年的‘写作癖好’”。

02/11草婴

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年10月25日逝世

享年93岁

草婴原名盛峻峰,年出生,浙江人。他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当代英雄》《一个人的遭遇》堪称经典。对于中国几代文学读者而言,俄罗斯文学是一门博大深刻的必修课,它是塑造我们的美学品位、情感方式的力量之一。我们熟悉这个国家文学地貌上的一座又一座高峰,无论是列夫·托尔斯泰,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抑或是阿赫马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翻译家是这些崇山峻岭间,艰辛勘测地貌,绘制地图的人,草婴无疑是其中最出色者之一,而他以一人之力,用二十年的时间翻译四百万字之巨的托尔斯泰全集,全世界几乎绝无仅有。年,苏联作家协会授予草婴“高尔基文学奖”,颁奖辞中有这样一句话:“(草婴)这两个汉字表现出难以估计的艰苦劳动、文化上的天赋以及对俄罗斯心灵的深刻理解。”

03/11杜润生

经济学家,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年10月9日逝世

享年岁

年,时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起草的“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结束了对“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因此,他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而杜老本人对这一称呼的回应始终是:“要说中国农村改革,那是从上到下无数人努力的结果,尤其要归功于农民自己的创造精神。我一个人的贡献是有限的。而且,许多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他一生为农民奔走鼓呼,桃李遍地。晚年杜润生的一句话振聋发聩,他说:“中国的改革要过两关,一个是市场关,一个是民主观。”

04/11成公亮

中国广陵派古琴演奏家

年7月8日逝世

享年75岁

成公亮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先后师承刘景韶、张子谦,主要在广陵琴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有明琴“忘忧”与唐琴“秋籁”,其琴乐细腻多变又飘逸洒脱,具有深细的人情味,注重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与人生的思考,他打谱了《文王操》等7首琴曲,创作《听松》《沉思的旋律》《太阳》,以及古琴套曲《袍修罗兰》,毕生致力于琴学传播。在弹奏《流水》时,成公亮曾跟朋友讲:“古代的琴弦是用蚕丝做的,弹起来细微得像呢喃细语。琴是弹给自己和大自然听的,即使有第三个听众,也必须是自己和大自然的朋友,叫做‘知音’。”

05/11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之一,著名书法家

年6月17日逝世

享年岁

张充和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苏州教育家张冀牖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认小妹充和为最。十岁时师从朱谟钦学古文及书法,十六岁从沈传芷等学习昆曲。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辗转重庆,研习古乐,并师从沈尹默习书法。抗战胜利后,张充和于北大讲授昆曲及书法。年,与德裔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结婚,并于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二十多载,成为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在海外的珍贵薪传。“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曾在七十岁生日时写诗自况。张充和的昔日同乡、同事及同门余英时曾撰文高度评价张充和身上“以通驭专”的精神,恰恰代表了中国精英文化的精髓。[补充阅读]「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去世,享年岁

悼念

06/11童庆炳

著名文艺理论家

年6月14日逝世

享年79岁

他主编的《文学理论教材》,是全国多所高校学子手中的教材。这位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素有“中国文坛教授”之称。年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联合开办创作研究生班,童庆炳担任该班级辅导员,并教授相关课程,莫言、余华、严歌苓、迟子建等知名作家均是他的学生。他没能实现“倒在讲台旁或学生温暖的怀抱里”这一愿望,而是在金山岭长城脚下因心脏病发离世。作家毕淑敏闻讯发微博说:“先生教我写作,教我做人,先生温暖而清醒地看待这世界,从先生身上,感受到强大的人格魅力。”

07/11王晓京

国内乐坛先驱、知名音乐制作人

年5月23日逝世

享年58岁

在九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界曾有一张响彻乐坛的摇滚专辑《摇滚北京》。这张整合了窦唯、黑豹、轮回乐队、指南针乐队、超载等中国早期的摇滚音乐人的专辑,正是出自王晓京之手。王晓京为崔健策划了第一场个人演唱会,捧红了陈琳、罗琦、江珊等华语歌手,并参与策划制作了许多经典歌曲和专辑,比如《解决》《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选择坚强》和《梦里水乡》,更一手组建了“女子十二乐坊”。他是中国流行乐坛的一代大亨,是中国摇滚圈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第一位音乐经纪人”。王晓京去世后,有音乐人发微博说:“中国的摇滚乐、流行乐、新民乐,不会忘记你的伟绩。”中国摇滚的幕后英雄走了,连同那个音乐的黄金时代。

08/11汪国真

诗人

年4月26日逝世

享年59岁

汪国真自年开始进行诗歌创作,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年出版,印了15万册,他掀起的热潮被称作“汪国真现象”,年被称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他的名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曾风靡整个年代,《热爱生命》被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抄在笔记本上、贺卡上和给姑娘的情书上,他们朗读和背诵,仿佛那个年代的20岁是完全属于诗歌的20岁,而汪国真自己说:“我的诗集加上盗版,总印数大概有一两千万。”对汪国真的批评和赞美一样喧嚣,主流诗坛似乎一直对汪国真看不过眼,汪诗被批为“过于直白”、“浅陋”,甚至有人说他的诗根本就不能算诗,“就是把一句话分几行写”。对这样的批评,汪国真有一套系统的辩护词:“评价作品的标准,我觉得就两个方面,一是读者,二是时间。”[补充阅读]汪国真:只要不是平淡,我就走向远方

逝者

09/11陈舜臣

华裔日本作家

年1月21日逝世

享年90岁

年,陈舜臣在神户出版了长篇推理小说《枯草之根》,获得江户川乱步奖,成为作家。他以日籍华裔的身份,跻身日系推理小说史上的“三冠王”,在年以《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赏,之后,他转向了中国历史小说的创作。陈舜臣的历史小说选题都取自于中国历史,他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曾说过“历史小说,广义地说也是一种推理小说”这样大胆的话,写作过程又格外严谨,其代表作《鸦片战争》耗时三年多才完成。在日本,陈舜臣是家喻户晓的大师级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小说十八史略》年出版后不久就售出万册,后仍不断再版,在日本文坛也属罕见;在港台地区,他是远流出版社的核心作家之一,与高阳、柏杨等人齐名。

10/11李小文

布鞋院士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士

中科院遥感应用所所长

年1月10日逝世

享年67岁

圈外人能够知道李小文这样一位清癯朴素的泰斗级专家,都是因为那张他趿着布鞋、认真讲课的照片,他被网友称作“布鞋院士”和“现实版的扫地僧”,甚至还上了微博热搜榜。而李小文不赞同“扫地僧”的称呼,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令狐冲,酒不离身,一天能喝一瓶二锅头。他是科学网首批活跃博主,写文章、回帖子,自称“黄老邪”。这位瘦小的老人,用万的“长江学者成就奖”在母校设立奖学金,自己省吃俭用,甚至曾因营养不良入院。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有网友为带来了“布鞋院士”生前最喜爱的52度二锅头。在去世三天前,他被评为“感动北师大人物”,颁奖词是这样描述李小文的:梦也科研,成就“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的是你;酒里乾坤,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的,也是你。还是那双布鞋——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除了上面10位之外

未读君还想加入第11位:

11/11刘凯芳

译者(译著代表作《午夜之子》)

年1月3日逝世

享年75岁

年,鲁西迪《午夜之子》一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出版界的大事。刘凯芳老师自十多年前起就开始着手翻译此书,本书的出版被搁置后他还将近半数译稿放到网络上,供喜爱鲁西迪的读者阅读。刘凯芳曾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翻译了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出版社的编辑马博这样凭借他的译文:“刘先生是比较均衡的翻译家,没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但又很好读。有的译者个人色彩特别明显,有时候读起来可能反而会有不适感。”(引语转自新华网)外国文学在异乡能否存活繁荣,跟译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未读君也在这里向所有的翻译工作者们表示感谢。●海外篇●

01/17库特·马祖尔

KurtMasur

德国指挥家

年12月19日去世

享年88岁

年,库特·马祖尔出生于西里西亚的布里格。在他50多年的指挥生涯中,他曾担任过德累斯顿爱乐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打造出多个世界顶级古典音乐乐团,留下了大量高水准的唱片。作为尼基什、阿本德洛特和孔维齐尼等老一辈指挥大师的传承者,马祖尔保存了德奥指挥学派纯正的血脉与风范。但是他并非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近半个世纪前在德累斯顿和莱比锡上演的贝多芬居然也被赞为一场革命,他把贝多芬交响曲中的戏剧因素发挥至极致。他的每场演出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传统、智慧和创新,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贝多芬。

02/17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BenedictRichardOGormanAnderson

美国学者

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东南亚地区研究家

年12月12日去世

享年79岁

年出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他所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是一部在20世纪末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影响所及几乎横跨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并成为当代文史社会科学学生必读之书。他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来探讨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

03/17水木茂

水木しげる

日本国宝级漫画家

年11月30日去世

享年93岁

水木茂,原名武良茂,一九二二年生于日本鸟取县境港市。新一代的漫画迷对他可能认识不多,但是他所创作的故事和笔下的人物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好几代漫画人。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是怪谈系题材的元祖,最常青的漫画家之一,一代漫画经典《鬼太郎》的原作者。水木茂接近五十年的漫画生涯里,他产量虽然不多,涉及的范围却非常多样化。他的作品大多以妖怪故事为主,当中也不乏以战争、科幻、幽默等题材,绰号妖怪博士。

▲《鬼太郎》形象

04/17道格拉斯·诺思

DouglassC.North

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

年11月23日逝世

享年95岁

年出生于美国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基石。诺斯通过对西方市场经济演变史的审视与分析,升华出制度变迁理论的思想,并以三大理论基石来构建他的分析框架。

05/17希拉·贝歇HillaBecher

摄影大师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摄影学派的鼻祖

年10月10日去世

享年81岁

年生于德国,年开始与丈夫伯恩·贝歇共同创作,拍摄了日渐消失的德国工业建筑,包括水塔、高炉等工业设施,成为工业构成摄影领域的先驱。他们坚持用黑白照片,用大构图的相机,在阴天拍摄,以获得清晰完美的影像,从而为纪实摄影建立了一种新传统。他们的的摄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观念艺术,类型学的研究,拓扑学的纪实文本。他们的作品可以联系到20世纪20年代新客观主义运动,诸如这样一些大师级人物卡尔·布劳斯菲尔德、奥古斯特·桑德以及阿尔伯特·伦格—帕兹奇。这对夫妇的工业构成摄影延续了40年的历史,成为一种独立的客观摄影。谈到贝歇夫妇,其类似工业考古学的类型学摄影是永远都绕不过的话题,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时,围绕夫妇二人,逐渐形成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摄影学派。

▲贝歇夫妇的工业摄影

06/17香特尔·阿克曼

ChantalAkerman

比利时电影导演、艺术家

年10月5日

享年65岁

年10月5日,香特尔·阿克曼死于自杀,疑似抑郁症。阿克曼于年出生在布鲁塞尔,毕业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她将女性的工作、爱情、欲望作为长期的创作主题。阿克曼曾凭借年的影片《让娜·迪尔曼》而一举成名。该片刻画了一位中年寡妇的日常生活琐事。艾米·托宾(AmyTaubin)曾评价本片“革新了电影语言”并“启发了随后三十年的‘观察小说电影’。”

07/17卡门·巴尔塞斯

CarmenBalcells

拉美文学经纪人

年9月21日去世

享年85岁

卡门·巴尔塞斯出生于西班牙,是西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学经纪人,被称为“拉美文学爆炸的幕后推手”、“西班牙文学代理事业的缔造者”。她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胡里奥·科塔萨尔、巴勃罗·聂鲁达、比奥伊·卡萨雷斯、何塞·多诺索、克拉丽丝·李丝佩克朵等拉丁美洲现代经典作家的经纪人,在她逝世之际,仍经营着多名西班牙和拉美作家的著作权,其中6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门慧眼识珠,发现、提携了那批当年浪迹欧洲、收入微薄的拉美年轻作家。在卡门的葬礼上,西班牙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在《西班牙国家报》上发表悼词,他写道,“巴尔塞斯不仅仅是那些有幸与她合作的作家的代理人,她照顾我们,宠爱我们,她与我们争论,她让我们将理解和仁慈播撒在一举一动中,而不仅仅体现在写作方面。”

▲左起:加西亚·马尔克斯,JorgeEdwards,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卡门·巴尔塞斯,何塞·多诺索

08/17中平卓马

TakumaNakahira

日本现代摄影师

年9月1日逝世

享年77岁

年生于东京。年安保斗争时成为学生自治会的领袖,参与各种抗争运动,甚至曾亲自写信给卡斯特罗支持古巴革命。年与多木浩二、高梨丰、森山大道(于第二期加入)等人出版了《Provoke》(挑衅)杂志。虽然该只出版三期即宣告解散,但该杂志重新界定了现代日本摄影,创造了“粗劣、摇晃、失焦”的写真风格,颠覆了当时的摄影主流。但中平卓马却在年代逐步否定昔日的视觉实践与美学观,并尝试提出崭新的影像论述与摄影实践方法论。他彻底否定过去自己的诗意表现,在这一阶段努力将自己还原到面对世界时,近似完全被动的“影像接受体”状态——“反艺术”、“反表现”、“无差别拍摄”、“类档案”与作为“影像接受体”等概念,成为中平对摄影的思考主轴。而77年后,他又因酒精中毒,丧失了大部分记忆。丧失记忆与逻辑能力的中平卓马,摄影行为已成为他作息般的生理行为,他依旧每天外出拍照,于是被称为“变成相机的男人”。▲中平在《Provoke》时期的作品

09/17E.L.多克特罗

E.L.Doctorow

美国小说家、翻译家

年7月21日逝世

享年80岁

E.L.多克特罗年出生于纽约。他是美国当代为数不多的一流严肃小说家之一,但他的书却经常出现在畅销榜上,从年出版的《拉格泰姆时代》到年出版的《比利·巴思盖特》都曾经名列畅销书榜首。多克特罗是个经常令人吃惊的小说家,其惊人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文字绘声绘色、技巧高超,而且在于他总是在变,你根本不可能根据他原先写的东西来预测他的新作会是什么形式、布局、格调。读者喜爱他那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风格,被他作品中对美国历史的独到见解所吸引。他的小说巧妙地将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为一体,多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他去世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推特上向他致敬,称“多克托罗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书教会了我很多,世人将永远怀念他。”

[补充阅读]连奥巴马都发推悼念这个“创造灵魂的人”

多克特罗逝世

10/17詹姆斯·霍纳JamesHorner

美国著名音乐人,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电影配乐大师

年6月22日逝世

享年61岁

61岁的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驾驶私人飞机而坠亡的消息令好莱坞陷入悲恸之中。如果没有詹姆斯·霍纳,那么《秋日传奇》、《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这些声色经典的魅力就会减弱许多。詹姆斯·霍纳与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同岁,都出生于年,两人相识于35年前。霍纳热爱飞行,而卡梅隆喜欢潜海,两位天才式的人物组成了好莱坞的“梦之队”。霍纳生前共为部电影配乐,两次获得奥斯卡音乐奖(年因《泰坦尼克号》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并且11次获得提名。他2次获得金球奖,还曾6次获得格莱美奖。其他作品还有《燃情岁月》()、《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美丽心灵》()、《阿凡达》()、《狼图腾》()等电影的配乐。霍纳对音乐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作曲家象画家一样,音乐只只是作曲家的调色盘,音乐曲调,乐器类别,和表现格局都是这个调色盘上的颜色而已,作曲家要让画作呈现什么色彩,就会选择最适当颜料上画,素雅或缤纷,黑白或彩色,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补充阅读]《泰坦尼克号》作曲家詹姆斯·霍纳坠机逝世,年仅61岁

悼念

11/17玛丽·艾伦·马克MaryEllenMark

美国社会、人像以及心理纪实摄影大师

年5月25日逝世

享年75岁

玛丽·艾伦·马克年出生于美国。她被称为纪实摄影家,被认为是当今国际摄影界最令人尊重和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之一。在将近30年的摄影生涯中,马克四处游历进行摄影创作,并出版了11本摄影集,最为人熟知的是其拍摄印度马戏团和孟买妓院的作品。马克的拍摄灵感大多源自她自身对人的兴趣,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包括前面提到的精神病患者和印度的马戏团、美国西雅图离家出走的青少年、美国加州北好莱坞住在汽车里流离失所的人们。著名摄影评论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A.D·柯曼评价马克是一扇“通向他人的大门”。

▲马克的纪实摄影作品

12/17约翰·纳什JohnForbesNash,Jr.

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

《美丽心灵》故事原型

年5月24日逝世

享年87岁

约翰·纳什,年出生于美国。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这一理论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均衡”博弈理论引出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会损人不利己。这一理论直接挑战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从年到年代末期,在30年的时间里,纳什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他的妻子艾里西亚对他不离不弃、精心照料。熟知纳什源于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便是以纳什与他的妻子艾莉西亚为原型而书写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补充阅读]《美丽心灵》人物原型约翰·纳什去世

悼念

13/17B.B.King

布鲁斯音乐家

年5月15日逝世

享年89岁

B.B.King的本名为雷利·金,是著名布鲁斯音乐家、吉他手和歌曲作者,曾以《甜蜜黑天使》(SweetBlackAngel)、《摇滚我吧,宝贝》(RockMeBaby)等作品著称于世。他创造与推展了电吉他推弦、揉弦的技法,获封“布鲁斯之王”或”蓝调之王“。B.B.King曾获得30次格莱美提名并15次获奖,其中9次为最佳传统布鲁斯专辑奖。年他在《滚石》杂志评选的百大吉他手中位列第三,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还授予他总统自由勋章。

[补充阅读]从此,蓝调音乐再无王者

B.B.King去世

14/17彼得·盖伊

PeterGay

德裔美国历史学家

年5月12日去世

享年91岁

彼得·盖伊是德裔美国史学家,耶鲁大学荣休教授。年生于柏林,后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曾于此任教。他著作等身,研究广泛涉及启蒙运动、中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其早期的重要作品两卷本《启蒙时代》被公认为20世纪对启蒙运动作出整体诠释的最重要作品之一;而研究后期又以“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史”而闻名,是心理分析史学的实践者,代表作《弗洛伊德传》更是试图将精神分析、传记与历史相互结合。盖伊运用了在历史学界少见的精神分析方法,善于从微观的、个人化的,甚至幽闭的材料入手,探讨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代人的兴衰,探究历史事件的运行方式,以向固有观念作出挑战,改变人们以往的错误观念。

15/17君特·格拉斯GünterGrass

德国著名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年4月13日逝世

享年87岁

君特·格拉斯,德国作家,出生于年。因其文学作品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于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以嬉戏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铁皮鼓》(DieBlechtrommel,),其余作品还有《我的世纪》()、《剥洋葱》()等。《铁皮鼓》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的黑暗历史。主人公奥斯卡是个拒绝长大的小孩,在三岁时,他得到了妈妈许愿给的铁皮鼓,观察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丑陋的他,决定从地窖口摔下去,从此停止生长。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也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另外两部作品是《猫与老鼠》与《狗年月》)。君特·格拉斯的作品政治色彩浓厚,时事讽刺辛辣刁钻,既清算历史,又鞭笞现实。对德国人来说,格拉斯是一个“没有慈悲心肠的法官和没有限制的道德权威”,是一位刺耳的批评家,与战后德国人的“战争健忘症”不懈地斗争。

[补充阅读]《铁皮鼓》作者君特·格拉斯逝世,享年87岁

悼念

16/17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EduardoGaleano

乌拉圭作家、著名记者

年4月13日逝世

享年74岁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年9月3日出生于乌拉圭。因早年经历坎坷,他14岁就投身新闻事业。记者身份对他日后的文学风格影响至深:其大部分作品都以短小精悍,带有新闻体特色的文章组成。他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曾因查韦斯送给奥巴马而广为人知。这是一本关于殖民主义对拉丁美洲进行掠夺的经典著作,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题为“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讲述了旧殖民主义对拉丁美洲的资源和财富进行掠夺的历史;第二部分为“发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解析了新殖民主义如何通过自由贸易、投资、技术经济援助、金融机构、跨国组织等现代手段进行了古老的掠夺战。由于本书的左翼色彩,先后遭到巴西、智利、阿根廷及乌拉圭的右翼政府查禁,随着乌拉圭军人政权于年上台,加莱亚诺亦被迫流亡海外。

17/17阿西娅·吉巴尔

AssiaDjebar

阿尔及利亚小说家、翻译家

年2月6日逝世

享年79岁

阿西娅·吉巴尔年出生于法国殖民时期阿尔及利亚·舍尔沙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爆发了一系列关于争取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活动,这激发了吉巴尔源源不断的创作渴望。年,21岁的吉巴尔发表了首部小说《渴》,之后又陆续写了十余部小说。年,她完成了最负盛名的小说《远离麦地那》,并于年获得尤瑟纳尔文学奖。她的小说刻意将人物与实践混淆,借此强调小说主题的无时代性,尤其是女性需要面对的困境、殖民主义的压迫,以及语言和写作的救赎力量,这使她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让她成为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阿西娅·吉巴尔”是她的笔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安慰”和“不妥协”,这也许就是文学对这位阿尔及利亚女作家的意义所在。

-完-

本文经授权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ibookreview]

文=方格贾平凡禽禽

未读二次编辑

未读好书推荐

老灵魂

讲述经典老歌背后

不为人知的人与事

梵高手稿

为了更好地了解梵高,我们重新翻译了他的多封手稿。

联合天际Club

ID:iunitedsky

长按并识别左侧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baopay.com/rzmk/10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