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阅读约需1.5分钟
你发现了吗?
今天在网上买药有变化了!
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当区分展示,
处方药销售首页不得展示
包装、标签等信息……
民小生注意到,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下文简称办法)
自12月1日起施行,
新规经进一步规范药品
尤其是处方药的网络销售,
网络售药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真正迎来强监管时代。
△民小生制图
在网上购买药品时,
“药师审核”形同虚设等问题你遇到过吗?
药品网售确实方便了人们买药,但也存在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药师审核”形同虚设、把处方药标记为非处方药售卖、促销处方药等网售乱象。
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不同于非处方药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如果滥用、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此外,药品的质量控制和追踪溯源难以得到保证。如何遏制网售处方药乱象?
此次实行的办法共6章42条,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责任履行、监督检查措施及法律责任作出了规定。
其中在“明确处方药网络销售管理”方面规定:考虑用药安全风险和线上线下一致性管理要求,明确对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并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规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当区分展示,并明确在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面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包装、标签等信息;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意在强调“先方后药”和处方审核的管理要求。同时,要求处方药销售前应当向消费者充分告知相关风险警示信息并经消费者确认知情,切实防范用药安全风险。特殊管理药品不得网上销售
民小生注意到,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也是自年12月1日起施行。
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其他禁止通过网络零售的药品(一)注射剂(降糖类药物除外)。(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不包括含麻黄的中成药)、含麻醉药品口服复方制剂、含曲马多口服复方制剂、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三)《兴奋剂目录》所列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四)地高辛、丙吡胺、奎尼丁、哌唑嗪、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胺碘酮、奎宁、氨茶碱、胆茶碱、异丙肾上腺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水合氯醛、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替格瑞洛、西洛他唑、扑米酮、碳酸锂、异氟烷、七氟烷、恩氟烷、地氟烷、秋水仙碱;米非司酮、复方米非司酮、环丙孕酮、卡前列甲酯、雌二醇、米索前列醇、地诺前列酮;法罗培南、夫西地酸、伏立康唑、利奈唑胺、奈诺沙星、泊沙康唑、头孢地尼、伊曲康唑、左奥硝唑、头孢泊肟酯。让百姓在网上买药更安全更放心
其实,让网络售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经营企业、销售平台、药监部门形成合力,进而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都是此次办法的目的所在,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让药品安全问题不再出“问题”。
药品安全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让网络售药更安全,需要这样的“强监管”。当销售企业的主体责任、售药平台的管理义务、药监部门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以及普通人安全用药的意识等方面都形成了良性循环,身边潜在的相关风险就能被及时遏制,我们的健康需求也定能得到进一步满足。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经济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川观新闻、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