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的矛盾
采与编的出发点不同
6.体质
好的新闻来源,从其更新频率、更新量、内容质量、权威性等方面着手
2.深度报道vs全面报道
极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可进行深度报道
标题应尽量吸引矍颍??灰??直晏獾场r?蠹蚪唷⒆既返牡忝魑恼履谌荩?⑷萌擞小暗慊鞑榭聪昵椤钡挠??煌?辈灰??中奘巍⒖浯蟆?br>
手快:不一定要象速录员那样,但打字、操作的速度至少需要象laohou那样……大手一挥,百余字上屏
通常需要关注的有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法新社等
头脑快:脑子要狂转随便一个事件,迅速作出反应该怎么处理,脑子里要有数配合眼扫手挥,出稿
根据自己网站的定位来决定上什么样的内容,清楚是哪些人在关注自己的站点访客关心什么样的内容
尽量站在大众的角度去考量,维护弱小群体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2.新闻生命力短暂,要习惯喜新厌旧
这个就需要“三快一好”中的眼快、手快了,用最快的时间完成最有价值内容的更新
3.选稿
1.海量vs有效
几个点:
最基本的技能从大量稿源中筛选符合所在网站需求的内容
平衡性报道
身体好:身体要强悍电脑旁坐24小时,一抬头依然满面春风,方显网编本色
如何在保证海量更新的前提下,提供更有效、有价值的内容这是一个问题
报道应尽量客观
现在,网络除了为网站转载内容外,还需要掌握与网友互动的技巧、了解网民的阅读需求、去挖掘更有质量的稿件等脱离了搬运工的尴尬角色后,网络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水准
1.知识面
4.平衡性
2.了解读者需求
采新闻,记者只需要狠追其中的一个点
这点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采编
1.樊震强调了网编的“三快一好”:眼快、手快、头脑快、身体好
估计可以解释为扫、挥、转、悍
包括发掘稿件来源、寻找网民关注内容等
作为网络媒体,既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又要满足网民的个性化需求
3.公正性
作为网编,要习惯喜新厌旧,紧盯新事件
网络需要做的事情有:
规避办法:可以抢,不要傻抢
外电是另一种较好的新闻源
开训……
2.熟悉稿件源
网民关注热点,从各大社区、网友blog等处挖掘
而则需要对事件进行整合,突出事件本质将鲜明观点进行对比,使其产生碰撞总之,编更注重整合能力
网络是做什么的
第十四期训练营,中国金融网副总裁兼总樊震讲述网络的技能储备,以下是本期训练营的简单记录:
旧新闻中,根据新闻价值进行取舍容易引起长期关注的,进行持续的、有效的报道
眼快:一眼扫下去,明白稿件说的是什么两眼扫下去,迅速拎出几个关键点来三眼扫下去……
2.抢新闻
3.个性化需求与大众传播
5.简单的采访
相应的能力
1.虚假新闻
起初,网络媒体只是一个纯粹的转载平台网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是"搬运",把平媒的内容直接copy过来,简单的推荐、罗列后就算完事
可能面临的风险
樊震对于网络的定义是:为网站提供持续、快速的海量资讯和产品;对事件进行多次传播;并对其进行互动、分享、展示,让事件多角度呈现、多观点碰撞,无限接近于真实
知识面一定要广,拥有开阔的视野能够迅速对陌生稿件作出基本的价值判断
信息搬运工?拜托,那是很久前的事情了
需要明白什么样的内容是读者关心的
网络媒体一般求“全”,对事件全方位多角度报道
以下为现场图片:
网络算得上是一项高强度职业,需要强悍的体质才能扛下来不易,不易
作为网络,拟订标题是必修课
规避办法:一定要将稿件来源交待清楚,这是最基本的免责手段,落实对信息来源的核实和审定;尽可能实事求是,不要为吸引眼球而过分夸大事实本身
这点也算到“技能”里面吧
可以通过不断浏览来扩大知识面
在报道中不要带有打击性在满足民众知情权的同时要不失偏颇,给企业或个人澄清的平台,不要落井下石
为抢新闻而牺牲真实性
3.标题拟定
4.翻译外电
平媒由于版面的局限,对事件只能进行单一或极少角度的报道;网络媒体则可以借助天生的优势,高效整合群体中的不同声音,对事件的报道更为全面
网络媒体较之平面媒体,拥有天生的优势——集群效应
4.编
尽管网媒通常没有采访权,但作为同样需要对事件进行跟踪、采访需要掌握简单的采访技巧,一般情况电话采访即可
新闻的生命力极为短暂,网络媒体中的新闻更是
1.找新闻
保证海量、大众的内容提供之余,尽可能满足个性、小众的需求
既然是网络,计算机操作自然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5.计算机操作
对所在网站的稿件来源充分了解熟知常用新闻源的性质、立场、背景,以便确认其稿件价值
导致的后果是:降低网站认知度、客观性,降低网站的媒体价值
3.利用集群效应——天生的优势
包括虚假事件和过分人为修饰导致的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