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0倍写作术笔记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838.html

每当遇到需要动笔写文章,写报告总结,或者企划的时候,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烦恼:

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写。

一个开头,一个小时才写四五个字。

几千字的报告,怎么才能凑齐数字,太痛苦了。

.......

似乎很多人都对写作感到很头疼,没有一点灵感。

我们再看看那些杂志、报刊,还有当下火热的新媒体热点、故事,畅销的网络小说。那些编辑、作家他们是哪来的灵感呢?他们的文章怎么就写的那么好?还有写不完的故事内容呢?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写作的要点及正确的流程和方法。而这要点就是素材。一切的写作,都是从素材开始的。

日本作家上阪彻是一位非常高产的职业作家,一个月至少能写一本书。他写了一本《10倍写作术》,通过书本,他传授超高速写作的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他多年的写作技巧,以及做采访工作时的宝贵经验,易懂且实用。不管你是职业撰稿人,还是写作水平一般的商务人士,都能够很好的实践运用。

在这本书中,就说到了素材的重要性及如何收集、配置,快速完成写作。

要是应当写的东西没有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手写。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国作家,代表作《怎么办?》)

一篇好的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收集素材开始,并不是一头热就开始写,这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无论是新闻、写小说,还是影视热点,明星热点,都需要你先去收集素材,然后根据素材写出完整的,被人可以读懂的文章。而素材最重要的3要素:独立的事件、情节、数字。而这样的素材哪里来?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素材的重要性

与“如何写”相比,“写什么”更重要。

1、文章九成考素材

本书最想表达的一点就是,只要着眼于收集素材,文章九可以快速写成。

即使是新闻记者,没有充分的素材也无法写出文章。大部分的新闻报道的引导文都是由素材构成的,而素材的要素就是独立的事件、情节、数字。什么时间,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数据依据?

素材不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比如要写一份企划书,在写作前要明白企划的要旨和编辑的意图。要清楚目的,给谁看,内容来源是什么,希望得到的效果作用是什么。

往往作者的意念越强烈,越是容易“想的过多”,于是内容就越容易出现说明过多、“写的过多”的情况。但是读者更想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就好像有人想知道番茄炒蛋怎么做,你出于热情,就说了一大堆番茄的营养素对人体的好处,在中间偶尔插一句怎么洗怎么切,我想对方一定很不耐烦。

所以商务类的文章,应该是易懂、对读者有用的。

2、有魅力的素材不需要加工

对于一篇广告文案,读者最关心的是具体的事实。比如介绍一家公司,文案上就一句“一家很好的公司”,那么请问:是怎么个好法呢?这样抽象的结论很难被读者领会。读者觉得好像懂了,但其实不太明白。

所以要表明具体信息,比如这家公司有多少年的历史,经营成果,每个员工有多少福利,等等。这都是原始信息,就是素材,就是组成文章的内容。它不需要另外的修饰,它本身就富有魅力。

所以,有充分的素材,就不用做多余的事情。只要有素材,即使是要写长篇文章,也能毫不犹豫地快速写作。

二、正确收集素材的两个原则

写作首先要弄清写作理由,要知道如何正确收集素材。

正确收集必要的素材,有两个原则: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

1、写作目的

写作,首先要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你希望读者通过这篇文章感受到什么?

作者上阪彻把写之前就已经明白的文章目的称为“表面目的”。

如果没有表面目的,就没有写文章的意义;但为了正确快速地收集素材,仅仅知道表面目的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要从“表面目的”中挖掘出“真正目的”。养成在收集素材之前,确定文章的真正写作目的的习惯。

只有确定“希望这篇文章的读者感受到什么”,才能开始收集正确的素材。

例如:

2、目标读者

正确收集素材的第二个原则是确定目标读者,也就是文章的读者。

我们经常说广而告之,那我们要告诉那些人呢?例如你要写招聘信息,你想写给那些人看?希望这个招聘信息吸引那些人来?这就是确定读者。

确定目标读者后,还要想想所写内容对读者是否有用,素材是否简单易懂。同时面对不同的读者,素材也要随之变化。

也有人问,如果读者无法确定,定位方向很多,怎么办?

那就自己确定特定的读者。

特定的读者,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或是面对大众按照条件筛选的人,比如男性,30-50岁;进入职场3年的人。

同时也别忘了根据所选的特定目标,选择素材。比如目标是宝妈,那么素材可以是育儿方面的,绝对不是娱乐素材或者其他素材的。

三、收集素材的方式

在确定写作目的、目标读者和写作内容后,立刻开始寻找素材。

1、通过做笔记、让素材不断增加

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当你脑海里忽然闪现一些信息,立刻记录下来。可以用记事本,也可以用手机里的备忘录,或者其他笔记软件。相对手机比较方便,随时随地记录。

你也可以把你听到的,看到的,都记录下来,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你以后写作的素材。包括“自己的感觉/亲身体验”也是素材,这种素材写出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2、联想游戏

《10倍写作术》中还提到一个手机素材的方法--联想游戏。它是将1个素材增加为10个元素的方法。由一个素材联想到另一个素材。就好像由一片叶子,慢慢地衍生出许多的叶子,然后它们形成枝干,然后在枝干和叶子之间不断联想,最终成为茂密成荫的大树。

此外,有些商业人士喜欢边运动边思考。电视剧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场景。

3、将随感转变成素材

有些时候会被别人问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当是你可能思考了一下,回答之后,就结束了。殊不知,这也是素材。

要累积这样的素材,可以通过每日写随感。即使不一定要写成文章,也会在平时储存自己的意见和感想,以备不时之需。

四、配置素材

为了写出易读易懂的文章,该如何编排素材呢?

1、将素材全部进行“可视化”处理

素材还处于一团混沌的状态就动笔写是大忌。我们要把它们“可视化”排序。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原有素材,按目录顺序编排,这样一目了然。还可以排除写作速度减慢的可能性。

2、像对话那样来排序

你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突然对方说了最近夫人一个工作案例。你很感兴趣,但又有些没听明白,对方重新解释了一遍,具体内容简明易懂地进行解释,举出其他例子,将专业术语换成普通用语,调换说明顺序,等等。

所以在给素材排序时,可以想想怎么说,文章才能易读易懂。

五、怎么完成流畅易读的文章。

准备好素材,确定素材的配置之后,接下来就是正式进入写作阶段了。

1、多写,最后删除

不用在意文章的字数。不要停笔,一气呵成。

最开始也不要在意错别字和措辞,不要回头看。该准备的素材已经准备好了,就要一口气写到最后。

完成这一系列流程之后,就是修改文章。

修改前要先检查“整体逻辑”和“素材配置是否合适”。

例如:逻辑是否有破绽?

是否有欠缺说服力的地方?

素材的配置是否合适?

是否可以一气呵成地读下去?

是否有内容重复的地方?

接着填补“说明不足”,消除“厌恶感”。就检查是否有意义不明、解释不清的地方?对读者和文章相关人物有没有不敬的措辞?内容是否有引起读者反感或者气愤的地方?

如果问的内容会让读者反感,建议删除。

2、流畅易读7要点3、修改文章

首先,刚写出的文章绝不能直接提交。经过检查和修改的文章,会变得流畅连贯。

修改时可以从读者的视角进行修改,这样就能重新获得客观的观点。越是重要的文章稿件,越是要缓一缓,等头脑清醒后认真检查修改后再提交。

其次,可以将视角从整体转移到局部进行修改。先检查整体逻辑和素材配置是否合适,将问题全部挑出来。然后填补说明不足的内容,删除不好的内容,制造可以一气呵成读下去且充满节奏感的文章。最后进行字数的调整及检查错别字。

4、确定“易懂性”的方法

要写出易读的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文章要易懂。但是,该如何确定自己写的文章是否易懂呢?首先作者自己是否明白文章内容的意思?如果作者都不明白的内容,读者更加难以理解。所以在收集素材时,自己就要对内容有所认识。然后文章内的专业术语,要解释清楚,大部分人可能不理解那些专业名称的意思。

六、总结

文章写的漂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也就是构成内容的“素材”。写作都是从素材开始的。素材就是文章的灵魂。

有了素材后,要合理配置,遵循5步素材文章术的步骤:

确定写作目的和读者

收集素材

组织素材

一口气写完

修改

最重要的一点:写起来。只有开始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baopay.com/gznr/gznr/24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