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日报社联合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招商局集团共同主办的“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媒体融合发展论坛”10日在深圳举行。中央部委和各地宣传、网信部门的负责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代表,互联网企业人士,知名专家学者等近名来宾与会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9月10日,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庹震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民日报这几年融合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人民日报将坚持以正确舆论导向引领融合发展,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深度融合,推出更多融媒体产品,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坚持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坚持以开拓创新推动深度融合。要把创新的重点放到移动端上来,重点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新媒体聚合平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在致辞时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媒体融合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媒体融合进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必须坚定信心,把握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提升传播技术,强化内容生产,加快实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既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也要激发创新活力,还要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翔表示
推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主流媒体要坚持导向为先,继续发挥舆论“压舱石”“定盘星”作用;要坚持受众为本,让互联网成为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宣传群众的重要渠道;要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话语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坚持创新为要,推动构建完善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坚持人才为基,实现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傅华表示
今年以来,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有的放矢推进重大融合项目建设;坚持靠船下篙、精准发力,依托传统媒体的实力、优势和资源,加强新闻产品创意赋能,推出一大批融媒体精品;坚持此长彼长、两翼齐飞,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影响力融合交汇,做到更深入、更广泛、更有效地为党发声。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表示
深圳在用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用创新推动媒体转型发展、融合发展。近年来,深圳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大力推动媒体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渠道创新,打造了“读特”“读创”“壹深圳”等融媒体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牛一兵,新华社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宫喜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副总编辑刘晓龙,解放军报社副社长林乘东,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红,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季星星,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红,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等出席论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
论媒体融合如何“合而为一”
突破瓶颈须进行“内容供给侧改革”
“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9月10日,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围绕“媒体融合如何‘合而为一’”这一问题作主旨演讲时表示,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出了方法论,把握这“三个下功夫”,打好基础、突破瓶颈、提升水平,才能顺应时代大潮,把媒体融合发展推向深入。
建好软硬件是媒体融合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技术是‘硬件’,制度是‘软件’,两者缺一不可。”卢新宁表示,从硬件上看,要有一套服务内容生产的技术,目的是创造技术的“应用场景”。新兴传播技术是媒体融合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对媒体而言,关键是要把握技术“制空权”,更好地服务内容生产与传播。软件上看,要有一套融通网上网下的机制,目的是激发“制度效能”。媒体融合,既不是“转基因”,也不是“杂交稻”,而是要从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用人机制、激励手段上,促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格局。
媒体融合需要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主流媒体有内容优势,但是如今各级各类主流媒体主动挺进新战场,打造全媒体矩阵,重构了传播格局,但覆盖率如何变成影响力?‘亿级影响力’的现象级产品产生之后如何沉淀用户,与受众形成有效连接?”卢新宁认为,传统媒体仍需要突破“覆盖多影响小”、“有爆款无用户”这两个瓶颈,必须进行内容供给侧改革,搭建渠道和平台,持续提供优质内容,导入充满正能量的“流量”,不断创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产品。融合发展还要实现媒体与人的“有效连接”,需要把握平台媒体化和媒体平台化的趋势。目前在做平台与做生态上,主流媒体还在探索阶段,效果初显、但差距不小。
内容生产需要确立“价值标准”
“提升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除了在新闻生产环节发力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此形成提升质量与水平的牵引力,促进融合发展水平的上升。”卢新宁认为,首先需要确立内容生产的“价值标准”,让价值观成为决定性引领。主流媒体理应在融合发展中确立价值标准,坚持以真材实料的信息含量、真情实感的情感含量、真知灼见的观点含量,壮大主流声音,对冲快速传播与传播失真、观点表达与观点极化、传递情感与情绪泛化等矛盾。其次需要确立效果检验的“实践标准”,用效果检验理念和立场。融合发展做得好不好,关键还是看效果。入耳入脑入心的有效传播,才能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达到媒体融合发展应该达到的目标。
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
打造“一库N平台”科技传播格局
昨天,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在媒体融合发展论坛致辞中表示,科技日报社坚持把科技宣传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着力打造“一库N平台”科技传播格局,通过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化探索,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全力提升科技日报社作为科技宣传主阵地的功能。
媒体的融合必须从“根”上融合。李平说,科技日报坚持资讯为本、推进内容融合,着力打造“中国科技资讯库”,创新机制聚合科技系统、国内外科技资讯资源,全力搭建科技媒体融合的“根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资讯库数据中心总体框架的搭建。
媒体的融合关键是渠道的融合。随着“创新中国”、“科普中国”、“科技头条”等应用相继推出,科技日报N平台格局日益健全。“我们坚持移动优先、推进渠道融合,在做精纸媒的同时,着力疏通移动端传播渠道,不断完善科技资讯的触达终端。”李平说。
媒体的融合核心是服务的融合。李平提到,科技日报始终坚持价值导向、推进服务融合,用“工匠精神”打造新闻精品,用“产品思维”打造服务精品,推出系列科技新闻主题报道,科技政策“云平台”、科技成果展示转化平台等相继上线,拓展了科技传媒的服务空间。
李平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以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紧紧把握中央精神,顺应新时代传媒技术深刻变革的趋势,务实创新,不懈探索,深化媒体融合,为提升党的新闻舆论“四力”、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做了很多工作。科技日报社将与以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一起,深化探索,改革创新,共同塑造新时代媒体融合的美好前景,全力落实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和任务。
“我们将朝着智能化、智库化的‘双智型传媒’转型,着力打造中国科技资讯库‘根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传播‘双引擎’。”李平表示,下一步,科技日报社将不断完善媒体融合发展的格局,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季星星:
实施新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今年中国新闻奖增设‘媒体融合’奖项50个名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评选经验,在研究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和新媒体传播规律上下功夫,继续拓展优秀作品报送渠道,继续完善媒体融合奖项设置。”10日上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季星星在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致辞时表示,中国记协把在中国新闻奖中增设媒体融合奖项,作为响应新闻界呼吁、推进媒体融合的大事来抓,目前奖项评选顺利,示范有了新标杆。
7月27日,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成立并运行,经会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严格推荐,共推举产生第一届委员名。“建立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是党中央交给中国记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季星星说。在牵头委员、承办委员和项目顾问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各项重点项目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引领有了新抓手。
季星星表示,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记协深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中国记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力量。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中宣部有力指导下,中国记协坚持政治引领,推动实践探索,做好联系服务,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助力加油。
季星星在致辞中明确了中国记协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一方面,延伸服务手臂,在广度上做文章”,季星星表示,中国记协将建立健全联系各级各类新媒体的长效机制,与新媒体工作者广交朋友,调动和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宣传推荐新媒体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好典型、好经验,促进新媒体工作者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另一方面,拓展服务范围,在深度上下功夫”,季星星提到,中国记协将开展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状况调研,实施新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实现中国记协网络服务改版升级、推动“记协品牌”拓展新媒体领域影响力、筹备出版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年鉴等。
季星星认为,本届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为主题,回应了新闻宣传时代要求,顺应了新闻事业发展趋势,突出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体现了新闻宣传战线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他希望,大家能够建好平台、用好平台,分享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的好思路,商讨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的好办法,交流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的好经验,增强信心,凝聚力量,推动全媒体传播能力不断强起来,共同担当起新形势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招商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红:
把握融合大势促进融合发展
招商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红在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当前正处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世界政经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面对席卷全球的变化,融合发展成为显著的时代特征。无论是企业之间、产业之间,还是企业与媒体之间,都需要加强协同合作和跨界融合,在融合发展中创造新价值、共享新价值,从而实现双赢、多赢和共赢。”
李建红表示,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是百年招商局的核心价值。面对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招商局集团坚持“立足长远、把握当下”的战略原则,深刻认识变化,努力适应变化,积极把握变化。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以“融合”促发展。
在企业融合方面,招商局抢抓国家推动国企整合的历史机遇,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推动横向整合;把握行业重塑、洗牌的机遇,加大兼并收购力度,并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实现资源集聚,提高配置效率。“我们还强化对外合作,截至目前集团总部已与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中企业74家、政府33家、学校和科研院所9家,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在产业融合方面,招商局集团的各个产业板块,主动实施“产业+互联网”、“产业+科技”,并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园区、金融科技等为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积极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和融合。经过近几年的融合发展,集团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李建红透露,在不断强化融合提升硬实力的同时,招商局还大力推动与包括人民日报社在内的广大媒体的产媒融合,提高软实力,打造新动能。自招商局与人民日报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思想宣传、基金设立、打造新产业联盟等产媒合作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去年11月,由人民日报社与招商局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新产业联盟”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聚集了新兴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服务国家整体战略,推动产业合作。在“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举办期间,由双方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新产业峰会”成功举行,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招商局与其他媒体也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果丰硕。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共同探索内容生产的新组织新模式新业态
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为主题的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昨日在深圳举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改变了现代中国,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也推动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这种融合造就了今天成就斐然的中国,造就了许多个腾讯这样的企业,也推动了媒体行业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整合、共享融通。
数字平台扮演重要传播角色
马化腾认为,近年来,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成为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读者的阅读习惯正不断向移动端和社交媒体平台迁移。过去几年,许多数字平台也不断推出个性推荐、聚合内容等新型功能服务,一方面使得用户体量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也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以此为背景,数字平台在媒体行业的传播渠道、运营业态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
他以腾讯为例,年腾讯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