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网络安全先进典型表彰仪式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会议中心举行,19名网络安全杰出人才、优秀人才及优秀教师受到大会表彰颁奖。据悉,今年网络安全杰出人才奖励高达万元。
19日上午,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仪式后,全国政协常委、网络安全专项基金捐资人郑家纯、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周大福集团顾问符史圣为19名先进典型颁奖。获奖者分别为网络安全杰出人才1名、优秀人才10名、优秀教师8名,所获奖金为网络安全杰出人才万元、优秀人才每人50万元、优秀教师每人20万元。
表彰仪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代表“网络安全杰出人才”,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小云、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云晓春、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范渊代表“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建伟,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兴蜀代表“网络安全优秀教师”,畅谈了网络安全工作以及个人体会,并接受了媒体集体采访。
据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公益性专项基金。为支持国家网络安全建设、加快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网络安全专项基金设立“网络安全人才奖”、“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等,以奖励为国家网络安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网络安全杰出人才、优秀人才及优秀教师简介
(一)年网络安全杰出人才
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密码工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重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十多项。这些成果在信息处理和安全技术上有重大创造性,多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全军广泛应用,取得十分显著效益,使我国信息安全保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网络安全和科技创新、咨询论证和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年网络安全优秀人才
王小云,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
王小云从事密码理论与密码数学问题研究。在密码分析领域,攻克了两大国际哈希函数标准MD5和SHA1分析难题,给出两算法的碰撞攻击,MD5由图灵奖获得者Rivest设计,SHA1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所NIST与安全局NSA设计,两算法是电子签名等众多密码系统的核心技术。该工作震惊了世界密码学界,引发了哈希函数分析与设计的研究热潮。
主持设计了我国哈希函数标准SM3,该算法被纳入我国22个重要行业规范并广泛使用,涵盖计算机通信系统、数字证书、金融系统、国家电网、医疗保健、教育和交通系统等。此外,给出多个重要消息认证码算法ALPHA-MAC、MD5-MAC等子密钥恢复攻击。近年从事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新型公钥密码研究,在格密码及格困难问题研究领域取得多个优秀科研成果。代表性论文40余篇,3篇论文获国际顶级密码会议欧密会、美密会的最佳论文,MD5破解的论文获汤姆森路透卓越研究奖。由于王小云在密码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年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特等奖,年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年陈嘉庚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获省部级一等奖3次。
云晓春,现任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长期工作在网络安全的第一线,是我国网络安全科技与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针对我国网络安全的攻击行为持续升级,亟需构建国家级网络安全技术平台以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年起,云晓春同志作为总师坚持探索创新网络安全技术,主持研制了国家网络安全系列平台,使我国具备了国家级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并在历次国家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云晓春同志作为技术带头人建立完善了我国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协作体系,有效应对全球性网络安全威胁,维护了我国互联网的平稳运行;打造了一支百余人的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团队,该队伍先后数十人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承担了数十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和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生38人。
云晓春同志治学严谨、学风正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五次,省部级一等奖两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段海新,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并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应急响应组CCERT负责人。-年访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任国际计算机科学研究所资深科学家(SeniorScientist)。近20年来一直工作在网络安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他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网络和系统安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SecurityPrivacy、USENIXSecurity、CCS、NDSS等)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获NDSS年“杰出论文奖”。他兼任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密码学会协议安全专委会委员、互联网协会安全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是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和国际期刊审稿人。
段海新带领团队发现了互联网协议中域名系统、内容分发网络和Web协议等若干重大安全漏洞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促进了产品和标准的更新,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他长期从事互联网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检测黑色产业、打击网络犯罪,为国家网络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事网络安全教学十多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对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荆继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主任;国家十三五网络空间安全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与指南撰写专家组召集人;国家十二五计划信息安全主题专家组召集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信息与电子板块监督评估组专家;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鉴别与授权工作组组长;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密码学会电子认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系统安全、电子认证、密码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计划、国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等项目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基础研究成果在ACMCCS,IEEESP,NDSS等信息安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曾任亚洲PKI论坛改革规划小组组长,主导亚洲PKI论坛的改革重组,推动亚洲PKI联盟的建立并担任首届亚洲PKI联盟秘书长。
季新生,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等功臣,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带头人之一,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始终瞄准科技前沿,不断拓展和跨越学术研究领域,从参加研制国产首台大型程控交换机“04机”到率队攻关业界首套全IP移动通信系统,从计费软件、信令协议到通信网络安全,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计划重点课题等科技攻关任务,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及国防发明专利1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带头人和国家“”计划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移动通信安全方向的首席科学家,他目前主要致力于开展具备内生安全能力的5G网络架构研究。
肖新光,网络安全企业安天的创始人、技术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率领安天从7个人3台电脑起步,艰苦创业16年,坚持专注于威胁检测核心引擎的自主研发。安天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威胁检测防御领域的技术领导厂商,感知能力覆盖全国,产品服务辐射全球多个国家地区。
肖新光提出了细粒度可嵌入反病毒引擎的思路。安天引擎为全球超过四十家IT厂商和安全厂商提供了威胁检测能力,覆盖了超过十万台防火墙设备和两亿部手机。在他的带领培养下,安天成长出潘宣辰等一批优秀青年专家,在移动安全威胁等领域取得了获得AV-TEST年度奖项等为国际产业界白癜风的危害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