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上海第十届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网络剧发展成为业内探讨的热点话题。当前网络剧继续保持数量品质双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政策引导、专业化发展、走出去等方面持续发力,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正成为网络剧发展大趋势。
网络剧是网络视听原创节目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吸引力的核心竞争资源,一直是网络视听原创作品制作播出的中坚力量,并越来越得到网民和市场的认可,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代。年,网络剧又有哪些新动向?
一、讲导向、树正气成为政策引导关键词
当前,网络剧已经由草莽阶段进阶到品质化阶段,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越业越重要的位置,成为年青一代视听娱乐的重要内容。据统计,年,上线播出的网络剧共部,较上年同比增长46%;网络剧播放量总计亿次,较上年同比增长%,仅最近40天新上线的网络剧就达35部。
近年来,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下,网络剧总体格调健康,数量与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年以来,总局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引导管理,为网络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这些政策坚持网上网下“导向一致、标准一致、尺度一致”的原则,加强了对网络视听节目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引导和管理,强化综合治理和扶持引导,有效保障了网络剧产量稳定、品质提升。
随着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落地,总局对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职能的进一步明确,更加聚焦网络视听高质量和创新性发展,更加突出网络视听节目在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核心价值、传播优秀文化、广泛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讲导向、树正气、提品质将成为网络剧长期而鲜明的政策导向,为网络剧的创作播出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二、品质化、专业化发展成为优秀视听平台的重要选择
头部平台已经成为网络剧发展的主导性角色和原生力量。一些优秀的平台把持续的高质量内容产出作为保证自身在竞争中不被淘汰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内容投入,扶持和培养创作团队和人员,全程参与网络剧策划、制作、宣发、播出等各个环节,推动了网络剧制作水平的提升。年,资本、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平台和制作企业集中、向优质作品汇聚,加速了网络剧的专业化转型进程。一些头部平台在内容方面的投入以百亿元计,网络剧制作成本接近甚至超过电视剧。一大批知名电影导演和编剧等专业人员纷纷加入到网络剧行列,给网络剧带来了更品质化的内容和制作格局,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剧制作水准。
网络剧创作专业化、圈层化、系列化发展趋势明显。在短视频、社交视频等碎片化内容冲击下,用户对网络剧等长视频内容质量越来越挑剔,只有更优质、更精实的作品才能吸引和黏住用户。一方面,优秀平台从故事、剧本、队伍、制作、宣推等每个环节都潜心打磨,网络剧制作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针对用户时间越来越稀缺,只选择最喜欢的内容观看,圈层消费越来越明显的情况,平台和制作方不再以制作网络剧大众“爆款”为目标,而是瞄准核心受众进行创作,力图通过打造圈层“爆款”来成就大众“爆款”。同时,一些头部剧集正向系列化、IP化方向发展,由一次性内容变现转变为可持续开发产品,形成系列化IP产品。如鬼吹灯系列、灵魂摆渡系列、白夜系列等等,提升了网络剧的产业价值。
创新为网络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用爱奇艺CEO龚宇的话来说,所有网络原创爆款节目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成功作品至少有一个创新点。面对分众化传播、移动化观看的影响,网络剧在题材选择、内容设置、制作方式、播出形式、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求新求变以应对。题材更丰富多元,类型化更专业,网感味更足。喜剧、情感、青春、悬疑、奇幻等类型剧向纵深发展,细分领域的内容进一步深度挖掘,出现了一批流量口碑都不错的网络剧。在制作方式上,一些剧开始用电影片和记录片的方法去制作质感和表现力更强的作品。“季播+周播”等排播模式与广告模式、付费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推进网络剧内容品质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升级。
三、优质网络剧走上国际化传播道路
网络剧出海相对壁垒较少,传播范围更广,更容易于被境外网民接受和认可,成为文化输出的新兴重要载体。国产网络剧“走出去”开局良好,年以来《白夜追凶》《反黑》《河神》《无证之罪》相继被全球最大视频网站Netflix购买播出,以高品质赢得了市场和口碑,反映了中国网络剧的原创能力和创作品质逐步与国际接轨,也带动了中国故事在海外的传播。
当前,网络剧出现专业化品质化发展的苗头,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克服。
一是网络剧整体品质不高,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现象仍然存在。高数量高流量并不意味着高质量,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口碑与流量等高的精品网络剧依然偏少。如年获得总局评选表彰的5部优秀网络剧,只有《如果蜗牛有爱情》挤入年度播放量超过20亿的网络剧行列。当前网络剧已出现无效播放或产能过剩现象,每年在网络上至少播放部电视剧和部网络剧,泡沫初现。
二是网络剧扎堆于玄幻、仙侠、悬疑、青春类等容易带来流量的题材,反映现实生活、观照当下的现实题材相对较少,同质化情况较为明显。三是创作被资本和流量牵着走的现象仍很普遍,猎奇、炫富、暴力等消解主流价值的的创作倾向没彻底扭转,架空历史、架空生活的悬浮剧现象依然严重。四是蹭热点、赶进度、快消费的浮躁冒进心态也很普遍,缺少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等。五是出海网络剧题材较为单一,集中在悬疑犯罪题材等。
网络剧品质化发展的苗头来之不易,巩固和推动这种向好向上的趋势并使之成为行业发展大势,还要从业各方继续努力。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政策引导与管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扶持优秀作品创作传播,确保网络剧创作播出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视听平台和创作机构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好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创作播出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优秀网络剧。要引导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增强网络素养,提升网络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用自己的观剧行为将“三俗”和粗制滥造的内容赶出市场,引领推动网络剧高质量发展。
轮值主编:陈林
后期编辑:胡祥
陈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