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怡彭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线教育的哪些

芥末堆编辑部

新春系列五

图片来源:pixabay

芥末堆怡彭2月1日记

以“芥末堆”的身份过年,已经是第三次了。新春随笔,也成了每年喜迎新年时要交的“作业”。

在过去一年里,我越发频繁地听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们看行业是专业的,关于XXX你怎么看?”感谢业内朋友的认可,但作为媒体人的我,谈起教育还远不敢说专业。在这里,我只是个旁观者,记录这个古老行业发生的点滴变化。

就如大数据的应用一样,信息的记录与传播自有其价值,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对信息的整合与处理。这一次分享的,是我在过去一年的篇文章中所看到的,那些在线教育行业正在生根发芽的新趋势。

线下教育公司“线上化”

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新书《未来简史》中说,当机器能够代替人类完成绝大部分理性任务的时候,那些情感更丰富的人将取代技术、科研人员,成为真正的价值创造者。无独有偶,一位教育界前辈也曾对我说,在互联网教育大潮的最后,胜出的仍将是教育公司。理由是:终有一天技术将成为人人皆可获得的基础设施,而那时要比拼的,是谁更懂教育。

身处“现在”的我们,无法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线下教育企业的“线上化”已经成为趋势。

与一般行业“船小好掉头”的情况不同,这一次,巨头公司对互联网大潮的反应来的更快。早在年,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培生在其现任CEO范岳涵(JohnFallon)上任时,就提出了逐渐抛弃媒体业务,%专注教育的发展方案。而其目标,就是“全力推动培生向数字化转型”。

年,培生以一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教材作为其年度主推的教材。而其旗下的华尔街英语,更是在课程、服务和学习中心上投入1.5亿,发布了加入线上学习环节的“全新学习体验NSE”。不论是ToB还是ToC,培生都在逐步将其数字化的目标变成现实。

而在国内的企业里,新东方、好未来这一对“双巨头”也站在了教育企业线上化的“排头兵”当中。在年,老大哥新东方在互联网教育上所做的不只是将培育十余年的新东方在线送上了新三板。在K12领域的优能VPS系统,以及泡泡少儿英语、留学出国语言培训等各个业务线,新东方都在布局线上。而好未来,也早已不只是根植线下的学而思培优,乐外教、学而思网校、励步英语、顺顺留学等诸多业务,都与互联网脱不开关系。春节之前,好未来甚至宣布将与阿里云一起,推出面向公立校的教育云服务。

除此之外,精锐、高思等一众知名教育品牌也都有着自己的线上学习系统。在英语培训领域,易贝乐、贝乐等品牌也或多或少的在自身的业务中加入线上的元素。在二、三线城市拥有二百余家加盟机构的佳音英语,甚至开始自己运营在线一对一外教的服务。

这给了缺乏资金、技术以及教研能力的中小型机构莫大的压力,以至于催生了一门新的生意:面向培训机构的线上产品、服务提供商。

前广州新东方学校、杭州新东方学校校长桂淳所创立的爱赛达课,可能是其中的典型。以移动端留学考试测评切入,爱赛达课在年10月发布了其面向培训机构、国际学校的产品测测学苑(ceceXY),一个以数据服务、课程体系与内容服务为基础的教学服务平台。除包含雅思、托福、PTE、GRE等所有国际教育课程的内容之外,这一产品真正的价值,是把内容、作业、上课、测验、监管等传统机构运营的所有环节全面“数据化”。

甚至原本开班授课的机构,也在转型做ToB生意。年1月,贵州最大的英语培训学校“CC英语”发布了一套移动端英语学习产品“CIVA微课机器人”,向机构提供体系化的内容、测评系统以及一系列服务。一年之后,该产品已经在全国的家线下培训机构中被使用,CC英语也就此获得了湖畔山南的数千万元投资。创始人杨建嬉说,在年,该产品还将拓展至少家合作机构。

也许对于教育培训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利剑,重要的不只是锋利与否,“如何用”才是决定胜负的终极问题。

不断涌入的“跨界者”

教育是一个规模万亿的市场,当它从极度分散到出现整合机会的时候,场内的“玩家”们就必定要面对分蛋糕的外来者。

首先是以BAT为首的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百度依靠流量和文库、知道所积累的内容;淘宝凭借完整的交易链;腾讯则依托于其QQ、







































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baopay.com/fzqs/16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