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科版《科学》教材主编郁波。
编者按:
今年秋季起,全国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课表上,将出现一门全新的必修课程——《科学》。这门课程将影响一千余万即将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相信这一变化,将成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根据年2月教育部印发并要求执行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科学课为何会受到国家如此重视?对于孩子们而言,上好科学课为何如此重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科版《科学》教材主编郁波,十余年来积极探索并推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发展,呼吁科学家加入科学教育的队伍并担当中坚力量。
撰文|郁波
● ● ●
世界科学教育正在发生剧烈、深刻的变革
早在年,依据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当时将“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起始年级也从一年级变为三年级。
年2月教育部印发并要求执行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将《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延伸到小学一年级。
16年过去了,我们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步,但坦率而言,“科学课”作为一门独立的新课程,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16年以来,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一些非常重要的科学教育文献和著作,比如,《新一代美国科学教育标准》(NextGenerationScienceStandard,NGSS)和《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AframeworkforK-12Science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Concepts,andCoreIdeas)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教育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导致了世界各地的科学教育正在发生着一场剧烈的、声势浩大的、深刻的变革。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中国的课程和教材自然也要随之改变。如果我们的课程和教材再不随着这样的一种变化、这样的一种需求而改变的话,我们真的就要落后于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潮流,满足不了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孩子们和老师们的需求了,所以教材必须修订。
开设科学课的意义究竟何在?